(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垂直興趣教育領域的技能交易平臺“Master達人”已完成9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由同渡資本領投。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拓展、團隊組建、達人招募等幾方面。
去年6月,36氪與Master達人進行了第一次對話。那時他們在做的事會與“空格”、“廳客”等有些相似,可以概括成一個“垂直興趣教育領域的發(fā)現和約課平臺”,用B2C和C2C的方式將那些能夠提供優(yōu)質興趣課程的小B或技能達人與終端消費者連接起來。
而在本次溝通中,我們發(fā)現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整體思路上做了一些調整,按創(chuàng)始人張翼虎的說法是“想做手藝人Wework的初心沒有變,只不過這次他們想‘借船出海’”。
之所以對原來的打發(fā)做調整,是因為團隊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該領域內冒出了越來越多模式相似的競爭對手;此外,直接2C的生意往往費錢費時,效率不高。“這段時間Master達人平臺上的達人數量和課程SKU一直在提升,截至目前已經整合了北京、上海和廣州地區(qū)超過1000名達人,上線了2000+課程商品,但我們仍覺得不夠,”張翼虎告訴36氪,“這個剛興起的行業(yè)仍在摸索階段,C端市場還在冷啟動,因此公司需要尋找一個可以造血的方法。”
基于這些考慮,現在Master達人嘗試在原來的關系鏈中添加一環(huán),先2B再2C,具體來說,新打法包括五種不同的路徑:
1/2企業(yè)2C
根據Master達人的調查,無論對國企還是外企來說團建都是一塊硬需求,但市場上針對企業(yè)團建設計的興趣類課程相對較少,需求沒有被很好地滿足。因此,這類面向企業(yè)用戶、參與人數在30——50人之間的團體課程成為了Master達人一條重要的變現途徑。用戶獲取上,公司設立了專門的BD團隊,通過工會、前期資源積累、媒體等方式觸達企業(yè)用戶。目前達成合作的大型企業(yè)約80家,客單價人均200元左右,一家國營中大型企業(yè)一個月會舉辦1——2次該類活動。
2/2渠道2C
在張翼虎看來,擁有巨大流量但難變現的大型渠道也是Master達人理想的合作對象。他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平臺與這些渠道之間的方式:拿中國移動來說,Master達人平臺上的興趣課程可以成為移動積分可兌換的商品之一,對中國移動來說這些沾有文化元素的商品也有利于公司品牌形象的提升。目前,平臺也已經成為了上海移動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及供應商;另外還有7——8個渠道正在接洽中。
3/2商業(yè)地產2C
與此同時,Master達人認為現在正值商業(yè)地產的轉型時期,現在的新型商業(yè)地產已經不僅僅是購物場所,餐飲、娛樂活動所占比例逐漸提升,而平臺與商業(yè)地產的合作點在于線上線下的流量互換。據悉,平臺已與上海、北京地區(qū)包括大悅城在內的十幾個商業(yè)地產達成合作,為其提供各類興趣課程內容,再將線下流量引到平臺上進行二次利用。
4/2品牌2C
這一塊,張翼虎的計劃是通過一些本土化的消費品牌或零售品牌的VIP項目來觸達一批潛在用戶,通過普通人在其關系網絡中的口碑傳播來擴大平臺影響力?,F在與Master達人合作的品牌共15個,包括JBL、光明乳業(yè)、GNC等。
我觀察到,雖然Master達人現階段一再強調對B端用戶的獲取,但從產品形態(tài)上看仍然是直接面向C端用戶的。關于這點,張翼虎表示在之后的3.0版本中他們會增加企業(yè)端口,并為不同的工會設置賬號。“但最終的目的和方向不會變,還是要打C端市場,2C的東西會更精彩。”張翼虎說,“我們希望通過中間這一環(huán)更有效地尋找到種子用戶,然后再通過口碑宣傳觸達更廣泛的受眾市場,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來源: 36氪 文/二水水)